第533章(1 / 2)
“……”
“现在能聊驻军的事吗?”刘瑞让人端上茶点,可惜对方无心品尝:“驻军楼兰后便能修建大型仓库,然后以楼兰为中转站,向西域的其它国家发货。”
“中转站?发货?”楼兰使臣的内心微微一动,对驻军的抵触也降了不说。
同时做二手贩子的,西域里赚得最多,吃得最饱的无疑是人口最多,兵马最强的龟兹,其次是靠近大月氏的莎车国。
楼兰占了柴达木盆地入口的便利,本应和大月氏旁的莎车国般吃到红利,可是汉商摸清西域的小国分布后,楼兰这个入口就要加上“之一”——因为在楼兰旁还有一个若羌国很愿意当楼兰的替身。
这个若羌比楼兰还小,人口也就两千出头,比楼兰的军队还少,并且比楼兰识趣。
和楼兰相比,若羌好歹是南羌的分支,而且与南羌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。
和汉人一样,南羌内部虽然裂成一百五十份,但是在维护南羌的整体利益上还是很团结的,所以在汉商选择若羌国做西域的入口后,备用线上的南羌对汉商的态度都好了不少。同时和楼兰相比,人数更少,资源更差的若羌说是西域的工贼也不为过。
楼兰人:“我收这个数的过路费。”
若羌人:“我比楼兰低两成。”
汉商:“再等等,看看若羌旁的小宛是什么报价。”
人口一千零五十,雄兵两百的小宛表示他的要价比若羌更低,甚至还包入西域后的引路服务。
汉商:“我就喜欢小宛这样的爽快人。”
你看,当你成了上游唯一的供货商,而下游全是压价的工贼后,你的烦恼便不是烦恼。
相反,下游的烦恼会愈来愈多,愈演愈烈。
刘瑞资本家版:“你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。”
“若是汉朝出口安息乃至更西边的丝绸茶叶都是由楼兰人分包转出,你们还愁养不起孩子?”
楼兰使臣的沉默震耳欲聋。
如果不是过不下去了,谁又会把亲生的孩子活活掐死?
可古代又没非常有效的避孕手段,如果不把孩子生下,难道要孕妇一尸两命,一尸三命?
人都没了,还谈什么国家未来,小民尊严?
跟阎王谈去吧!
刘瑞在这压抑的沉默里估计着楼兰使臣的崩溃速度。
做大哥的要干两件事,第一是让小弟明白小弟没有能以下克上的资本,二是让小弟跟着喝酒吃肉,不愿再过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。
这一代的楼兰人正在经历环境恶化的百年困境,所以面对大汉提出的驻军要求,他们不会反对太久。
可下一代就不一样了。
想起东汉的遭遇,刘瑞的瞳孔微微一缩。
肚子饱了,可不就得闹事。
以楼兰那不如乡镇的人口规模,使臣这个精通汉语的贵族即便不是先知级牛人,那也算是无可争议的高知份子,所以在使臣出发前,楼兰王就表示后者可以替他做出决定。
当然,要是使臣做错决定或是干了坏事,那肯定是使臣的错,与楼兰王和楼兰的黔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。
楼兰使臣:“……”我可谢谢您咧!
“陛下若在楼兰建仓,我们自是不胜欣喜。只是……”纠结的楼兰使者智商上线道:“您是把经西域的所有货物存放于此,还是……”
楼兰使者没有说完,而是用眼神请求皇帝说得明白点。
并不想把这事挑明的刘瑞:“……”啧!真难忽悠。
不过对方既然问了,他也不能装聋作哑,更不能为了私利去讹对方:“考虑到汉商进入西域的关卡国里楼兰最大,所以适合储存茶叶、绸缎……”
“为何不把粮食存在楼兰国这儿。”因为与若羌和小宛“竞价”,所以使臣非常清楚大汉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顶多是按人口划分让楼兰吃到最大蛋糕。
“因为你们离车师国太近了。”如果拿历史上的国家进行类比,那么车师很像被战国大魔王收拾好的韩国,属于是“乌孙人来我请客”、“匈奴人来我引路”的状态。
不巧的是,车师国后坐着楼兰。
“朕不介意匈奴人抢茶叶绸缎,但很介意匈奴人把卖到西域的粮食一抢而空。”刘瑞向楼兰的使者解释道:“你也不想拿到粮的匈奴人找点乐子吧!”
虽说楼兰规模略大,但在刘瑞眼里,三千精兵与两百精兵的差距真心不大。
若羌虽然人口不多,但跟楼兰相比,却有个后援队的好处。
一旦匈奴过道车师,那么在楼兰投降前,刘瑞卖到西域的粮食就能转移到南羌之地。
至于南羌会不会趁机私吞……
刘瑞表示可以揩,就当是帮忙办事的辛苦费,但是不能一口吞完,不然他在西域的仓库就和宋明的军饷般直接成为南羌人的小金库。
“……好吧!您说得也有道理。”楼兰使者自我安慰道:“楼兰的人口
↑返回顶部↑